当水下考古遇上高科技
 日前,长江口横沙水域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新的历史性突破:22根巨型弧形梁组成的重约8800吨的沉箱装载着长江口二号古船,经过4个多小时水下持续提升后,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中部月池缓缓露出水面。这也意味着经过70多...
查看更多>
当水下考古遇上高科技
“兵马俑大使”走红日本
  11月21日,参观者在日本东京上野之森美术馆《兵马俑与古代中国——秦汉文明的遗产》大型文物展媒体预展上参观。  作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重要文化交...
查看更多>
“兵马俑大使”走红日本
殷墟:凝聚中华民族历史风采 实证中华文明连续不断
殷墟,甲骨卜辞中又称为“大邑商”“商邑”,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所在地,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殷墟及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
查看更多>
殷墟:凝聚中华民族历史风采 实证中华文明连续不断
全国宗教考古与建筑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 湖北武当山五龙宫遗址考古发现浮雕、水简等千余件文物
日前,为总结五龙宫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展示遗址研究工作进度,推动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研究,宣传湖北考古最新成果,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武当文物宗教事务局、武当博物馆承办的“武当山五龙宫遗址考古发掘工...
查看更多>
全国宗教考古与建筑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 湖北武当山五龙宫遗址考古发现浮雕、水简等千余件文物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世界文化遗产 推动人类文明赓续 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专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
编者按:2022年11月16日,时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50周年,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与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庆祝《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50周年——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在澳门开幕。国家...
查看更多>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世界文化遗产 推动人类文明赓续 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专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
江西两单位入选为 “2022年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根据《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规范与评价》行业标准,经有关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荐,文化和旅游部按程序组织专家评审并进行公示,确定江西省两家单位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分别是:资溪面包食品产业城、仙客来灵芝园景区。...
查看更多>
江西两单位入选为 “2022年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打击防范文物犯罪 筑牢文物安全防线——江西省打击文物犯罪成效显著
11月16日,“赣地宝藏2022——新时代江西文物成果展暨江西省打击文物犯罪成果展”在江西省博物馆正式开展,共展出文物200余件/套,集中展示新时代以来江西文物工作成果。省政府副省长陈小平出席开展仪式并宣布展览开幕,省文化和旅游厅、省...
查看更多>
打击防范文物犯罪 筑牢文物安全防线——江西省打击文物犯罪成效显著
《论语》:“子曰”的前世今生
在古代,《论语》是中国读书人的必读书。从西汉开始,儿童念书先读识字课本,然后就开始摇头晃脑背《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五经,《诗》《书》《礼》...
查看更多>
《论语》:“子曰”的前世今生
中国新闻网:江西集中展示十年文物工作成果 展出文物200余件/套
16日,“赣地宝藏2022——新时代江西文物成果展暨江西省打击文物犯罪成果展”正式开展。 刘占昆 摄中新网南昌11月16日电(记者李韵涵)16日,“赣地宝藏2022——新...
查看更多>
中国新闻网:江西集中展示十年文物工作成果 展出文物200余件/套
北大青年考古队:在田野上探源中华文明
“既然选择了考古,那就要一条道走到底,而且要走得精彩纷呈。”有“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之称的三星堆遗址是年轻人心中的“网红”,一起“出圈”的还有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
查看更多>
北大青年考古队:在田野上探源中华文明
微博
微信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旅游咨询电话:0791-83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