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2年9月30日起,北京市文物局组织考古研究院、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对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目前已取得重要成果,...
查看更多>
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数字敦煌——用技术点亮国家艺术瑰宝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展示  数字敦煌——用技术点亮国家艺术瑰宝  11月8日,在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展示活动启动,12项精品...
查看更多>
数字敦煌——用技术点亮国家艺术瑰宝
加强文物消防工作 守护文物安全底线——“119”全国消防日文物消防安全宣传
2022年11月9日是第31个全国消防日,消防日活动的主题是“抓消防安全,保高质量发展”,国家文物局和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倡导,各地文物部门要围绕全国消防日主题,着力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查看更多>
加强文物消防工作 守护文物安全底线——“119”全国消防日文物消防安全宣传
时代跨度大、分布区域广:北京2022年考古成果丰硕
10月29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北京市文物局主办的2022北京公众考古季开幕式活动在圆明园正觉寺启动。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介绍了北京市2022年最新考古成...
查看更多>
时代跨度大、分布区域广:北京2022年考古成果丰硕
王旭东代表:让文化遗产在根脉延续中展现繁华新姿
“保护文物,实际上就是敬畏历史。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把文物保护好,把价值挖掘透,真正让文物活起来。”秋光冉冉,落叶满阶。故宫博物院秋色正浓,景致如画。深秋的午后,沿着红墙黄瓦,踏...
查看更多>
王旭东代表:让文化遗产在根脉延续中展现繁华新姿
国宝与国乐合璧 上博打造文化盛宴
近日,上海博物馆与上海民族乐团跨界合作,在上海音乐厅举办“海上生民乐——上海博物馆建馆70周年文物民乐展演”。国宝与国乐交相辉映,喜迎上海博物馆和上海民乐团的七十华诞。展演分为“海上雅集”“民乐表演”两部分。“海上雅集”...
查看更多>
国宝与国乐合璧 上博打造文化盛宴
江西景区这十年:风景独好 业态焕新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江西各地景区立足自身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及厚重历史,不断创新产品、丰富旅游业态、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擦亮“江西风景独好”品牌。持续打造“庐山天下悠”品牌一座名山,一部电影,一个时...
查看更多>
江西景区这十年:风景独好 业态焕新
重庆文物工作这十年:砥砺奋进 守正创新 重庆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发展跃上新台阶
重庆,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2.6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48.2万件国有可移动文物。从距今约204万年的巫山龙骨坡遗址起,重要历史时期、反映不同层面社会生产生活的各类文物齐备。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
查看更多>
重庆文物工作这十年:砥砺奋进 守正创新 重庆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发展跃上新台阶
“双遗产”开始多样化(观·天下)
“双遗产”也称“复合遗产”,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遗产概念和类型。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遗产地范围内,既有杰出的文化意义,也有不可替代的自然价值,单独选其“文化”或“自然”,皆不足以完整体现其...
查看更多>
“双遗产”开始多样化(观·天下)
空间信息技术助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10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主任郭华东与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总干事韦伯·恩多罗(WebberNdoro)在线签署空间信息技术助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合作备忘录。...
查看更多>
空间信息技术助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微博
微信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旅游咨询电话:0791-83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