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高句骊归义侯”金印回归
发布时间:2025-05-22

88克的重量,却重如千钧;方寸之间的大小,却映照千年。

5月18日上午,在国际博物馆日吉林省主会场活动现场,“晋高句骊归义侯”马钮金印由爱心人士捐赠入藏集安市博物馆。

这方金印为研究中原王朝对高句丽的管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见证,也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写下生动注脚。

多方联动 金印归藏故里 

今年4月6日,在中国嘉德香港春季拍卖会上,这枚小巧的“晋高句骊归义侯”金印,仿佛从千年前走来的信使,成为全场焦点。

成功竞得此印的爱心人士怀着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与热爱,秉持着让文物归根的赤子之心,毅然决定将其无偿捐赠给集安市博物馆。

一段跨越山海、饱含深情的回归之旅自此开启。

在国家文物局的统筹下,严谨而科学的文物鉴定工作有序展开。此次鉴定采用“科技检测+传统目鉴”相结合的方式,为金印进行一场全方位的“体检”。

为确保鉴定的精准与权威,选取甘肃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馆藏的汉至晋时期归义侯(王)金印作为比对样本。精密的仪器检测下,“晋高句骊归义侯”金印与同时期金印在多项关键指标上高度契合,为其年代认定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5月8日,吉林省文物局汇聚内蒙古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从金印合金的精细配比到铸造工艺的独特痕迹,从铸后加工的细微差异到印文錾刻的风格特点,每一处细节都被反复审视、深入剖析。 

多学科交叉综合研判后,这方西晋金印的真实性从多个角度得到了确认,其历史真容得以清晰呈现。金印在形制规格、印钮形态、加工技法等方面,与同时期晋朝授予其他少数民族的金印如出一辙。

方寸之间 实证千年交融

印文中的“高句骊”即“高句丽”。高句丽这个活跃于鸭绿江、浑江流域的古老族群,其命运与中原政权紧密相连。

回溯历史长河,西晋王朝以册封授印之策,维系着广袤疆域的稳定,对周边少数民族进行有效管理与安抚。“归义”二字,彰显着文化认同的深厚力量。



此印通高2.8厘米,印台高0.6厘米,印面2.4×2.3厘米,重约88克,为标准汉晋官印规格。据悉,这方金印和以往发现的6方与高句丽朝贡册封有关的玺印形成完整证据链,证明了西晋时期高句丽处在中原王朝的有效管辖之下。

方寸之间的金印,如同一面明镜,映照出一千七百余年前白山黑水间,古代族群与中原王朝之间的深厚羁绊。

政策护航 静待文化新生

2024年,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文物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国有公益性收藏单位进口藏品免税规定》,推动海外中国重要文物回归入藏博物馆,引导社会力量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这一政策恰似一阵春风,为“晋高句骊归义侯”金印的捐赠回归开辟了“绿色通道”。

如今,集安市博物馆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金印的入藏工作。工作人员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虔诚,精心打造安全适宜的保管场所,用心构思丰富多样的展示方案,全方位策划宣传活动。



他们期待着,金印入藏后,终以庄严的姿态,向世人讲述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永恒故事。

正如印章上那只凝望千年的马钮,它将继续守护这片热土的历史记忆,见证新时代的文明交响。

微博
微信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旅游咨询电话:0791-83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