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发布时间:2018-06-08

千年窑火在活态保护中常燃不熄


江西省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修复古籍


海昏侯主题文创产品之艺术镜子


写在前面:

鲜活传统遇见美丽

万芸芸


5000年悠悠历史长河,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深深影响了世界进程。站在新时代的坐标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奋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离不开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放眼全球版图,中国为何能成为唯一一个文明不曾中断的文明古国?原因定然有多重,但最重要的当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始终不曾丢失。时代更迭,但历经千年创造和沿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已成为基因嵌入民族的骨髓、化作血脉跃动于国人的心跳。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其中的一种世代相传、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引导非遗活态传承,激活非遗市场生命力,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非遗散发新的时代光芒,是挑战,是突破,也是激励。


如今,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非遗正渐渐从博物馆的展厅,走向街头巷尾的开放工坊,从灯光闪烁的舞台飞入寻常百姓家。“高冷”,已不再是非遗带给人们的印象,“见人见物见生活”,正成为非遗的新姿态:心灵手巧的赣发绣绣娘,一次次下针,把孩子的胎发、夫妻的结发绣制出一件件工艺佳作,永远定格幸福的瞬间;走进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不仅能现场看到拉坯、利坯、画坯等传统手工制瓷技艺,游客还能亲自体验一把;曾经偷偷躲在屋里、手上拿着瓷片轻轻刮磨樟木的手艺人,如今他们手里的东固传统造像已经远销泰国、马来西亚等地……


非遗在新时代的活力再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越时空、超越国度的强有力论据,也为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经验: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美丽的生活状态,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其实也是让我们的生活美起来。传统文化异常丰富,可以厚重也可以时尚,可以严肃也可以快乐,它锻造了中国人的精气神,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黏合妥帖。聚光灯从四面八方汇于舞台中央,书法家站在台上,自豪率性地泼墨挥毫;田间地头庄稼飘香,农民伯伯一边抡着锄头,一边哼唱地方山歌小戏;在办公室加班累了,都市青年用手机点了份外卖,菜单是南昌炒粉加瓦罐汤……传统文化就是如此,它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而是非常接地气的,它与身份年龄无关,与美丽生活相连。只要是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去邂逅那些传统而优秀的生活方式或文化习俗,去坚守诚信、友善、忠义等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就在鲜活传承。


有了传承,还要有开拓。守旧、封闭,从来都不是传统文化的宣誓词。相反,处理好传统与时代的关系,从历史中开辟未来,从继承中创新当下,一直是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的应有之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面对世界的瞬息万变、思潮的风起云涌,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和承载方式,进一步挖掘和释放文创产品活力,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流行起来,推动以热敏灸为代表的中医药振兴发展等等,任重而道远。


“丹青先生”的新追求

罗志强


当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消息传来时,刘节明手上瓷片刮磨樟木的动作没停。在樟香扑鼻的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东溪村东固传统造像传习所作坊里,他刚为一个樟木神像罗汉开面。


虽然脸上神色不变,内心却依然有些激动。因为5月里传来的好消息不止这一个:东固传统造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他也被评为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面对这些,年已53岁的刘节明感到了慰藉——不枉他在大山深处守着这门技艺几十年。


东固传统造像为吉安一项将木雕工艺与民间宗教造像、民间信仰仪式结合的综合性技艺。刘节明的先祖为明初“南京工部匠籍雕銮匠”,历代传人世尊“丹青先生”。自明朝前期刘氏一支迁徙庐陵东固,传统造像便开始烙上东固印记,有了自康保刘先生至发招刘先生18代、52位传人的清晰谱系。这特殊的家世,在他人看来,无非祖传、养家,而对于刘节明,是血脉的坚守与传承。


刘节明至今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为了把手艺留下来,当时唯一的传人、祖父刘发招白天去公社木器社上班,晚上在家中阁楼上偷偷进行创作。画稿、古籍用烘干的生烟叶夹放以防虫防腐。为了把手艺传下去,年近半百的祖父在刘节明兄弟二人启蒙时便着意引导和培养他们画画的兴趣。当年物资匮乏,没有纸张,祖父就捡烟盒装订成画本,没铅笔就自己烧柳树制成柳碳条。兄弟俩从小便学写毛笔字和画一些简易画。那时祖父不敢拿家传的图稿教俩孙子,只是用当时“样板戏”里的人物来教孙辈了解人体的结构和绘画的要领。连环画里的工笔线描技巧和各种神话人物,成了煤油灯下兄弟俩的所爱。


忆起最难的日子,刘节明苦笑连连。那时学这门手艺得偷着做,不仅不挣钱,还被人误为贪玩躲懒,没有女子愿嫁入门。“地下”岁月曾让年轻的他心生恐惧,屡屡尝试放弃本业,出门另谋生路,却因挂念祖父的一片苦心,放不下深入到血脉中的责任而坚守下来,成为新一代的“丹青先生”。经他手雕刻出来的神像,既有神的庄严,又有人的亲和,在当地供不应求。


在刘节明手里,有份《丹青先生家训》,“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就是其中一条。刘节明坦言,在当时,传男不传女,为的是自保。如今,这门手艺不再是需要自保,更重要的是如何发扬光大。事实上,非遗保护和传承所带来的春风,已让刘节明跳出禁锢。早些年,刘节明就开始招收女徒,并传技他人。他的视野、格局与时俱进,在放下固执、保守的同时,始终保持着让手艺走得更远的清醒。


传统技艺毕竟口口相传,造像涉及人体结构、比例及解剖,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刘节明便自费去鹰潭师范学校美术专业进修。他深知传统技艺与现代理念结合之妙,全力支持长子刘详林和三弟刘节旺就读景德镇陶瓷学院,并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就是三个就读小学、幼儿园的孙子孙女,他也专门聘请老师教他们书法和绘画的基本功。他期待祖传的技艺能够一代一代地传承,每个人都能学到老、做到老,把这门手艺做活做精。


如今,年轻一代更在继承中创新:刘节旺借鉴石雕、玉雕和明清家具木雕,赋予东固传统造像新的生命力。而刘详林将现代雕像审美与传统造像技艺结合,拓展着东固造像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他公司生产的传统木雕造像、现代木雕工艺品、根雕、古建雕刻等产品远销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固传统造像讲习所,已成为振兴传统工艺、发展旅游、开发产品、服务社会的生产性保护基地。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向驱动下,刘节明保持着那份淡定和初心,传承与创新,是他的心里永恒的追求。


越烧越旺的古窑传奇

张 衍


走进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以下简称“古窑”),优雅而又醇厚的历史韵味扑面而来,神情专注的拉坯、一笔入神的绘画、每月不断的窑火……仿佛一幅幅动态的历史画卷。


5月19日,在全国旅游日来临之际,古窑成功恢复了有着极其重要历史意义的清代琢器作坊(大件作坊),再现了大件陶瓷古作坊及大件陶瓷古法制作工艺。同一天,古窑内明清御用六式窑之一的风火窑,点燃了熊熊窑火。“这意味着景区在非遗保护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方面又迈出重要一步。”古窑董事长陈武平骄傲地说。因为与2008年他接手古窑时的举步维艰相比,此时景区的情景已经鲜活多了。当年,景德镇唯一保留完整的古柴窑就剩下景区内的清代镇窑。1995年,镇窑停产,景德镇的古柴窑系出现断代,柴窑烧制技艺面临失传。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老一代艺人的逝去,柴窑营造和烧窑技术将后继无人,怎么办?”在“保护古窑完整性”“复烧会破坏古窑”等质疑声中,陈武平坚定地说:“要想让古老的手工烧瓷技艺保留下来,就得复活历代古窑,倒着往回烧。”


古窑复烧,其实有三难:人才难遇、材料难得、成品难求。为了复烧成功,陈武平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搜罗景德镇市现有的传统制瓷艺人组成复烧团队;投放柴窑的燃料需要干燥了两年的松柴,他就带人四处搜寻,花了4个月从5个地方找来50吨达标的松木;为了制成合格的窑砖,他们找遍了景德镇制造传统窑砖的老作坊,一家一家地试……


2009年10月19日,清代镇窑复烧点火仪式在古窑举行。时隔3日,在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直播镜头下,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瓷器被小心翼翼地取出,吉尼斯英国总部全球认证官吴小红现场认证并宣布:“景德镇窑获世界上最大的柴烧瓷窑吉尼斯纪录。”由此,古窑走上了持续不断的复烧之路。清代镇窑,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宋代龙窑,明清御窑的青窑、龙缸窑、风火窑……2009至2018年,10年间,古窑相继成功复烧了11座历代典型瓷窑。


记者了解到,从单一的镇窑到馒头窑、龙窑等,从每年一次的复烧到如今每月一次,柴窑类型、数量的双双提升,不仅能让游客体验感受鲜活的窑文化、促进陶瓷文化的广泛传播,更重要的是在活态生产中让整套的景德镇手工制瓷烧窑技艺一样不落地完整保留下来。


“复烧这种生产性保护不仅恢复了历代窑炉的原貌,还带动了数百名手工制瓷人活跃在传统制瓷的生产作业线上,他们一代传一代,把老手艺代代传下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从事烧窑工作50余年、被称为柴窑瓷器烧制过程中的核心人物的胡家旺说道。他是全程参与古窑10年复烧工作的唯一一位把桩师傅,“如果没有古窑的‘活态传承’,许多传统手艺可能会失传,直到被人忘记”。


“非遗保护不是单纯为了留住历史,而是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 古窑正在建设的世博江西馆,目标就是要打造成一个集文化传播、休闲等多种功能齐备的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活”的陶瓷博物馆。届时具有中国特色、最有江西特点的非遗元素将展现在中外游客眼中,完整呈现中国陶瓷历史。


千年窑火,在活态保护中传承不息。非遗保护,古窑正在用实际行动书写我们文化自信的故事。


非遗项目的“助产士”

万芸芸


有这么一群人,穿过人山人海,踏遍城市乡间,他们与时间赛跑,在重重的时空里,在密密的物列里,苦苦寻找那些曾经维系我们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激活市场、拂去历史尘埃,让非遗散发新的光芒……一系列更远目标的努力达成,需要他们矫健的脚步、敏锐的双眼,以及一颗赤诚的心。


“起初,我是不太喜欢南昌瓷上肖像画这个项目的。老南昌人多会为家里的老人准备,留作纪念。我家就有一幅奶奶的瓷上肖像。总觉得它有点不喜庆。”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时任东湖区文化馆馆长的舒筱玲被上级安排主持南昌瓷上肖像画(也就是现在的南昌瓷板画)的非遗申报工作。


非遗勾连的是精神,美丽的是生活。从误解到深爱,或许只需一个对视。


走进南昌瓷板画第六代传承人冯杰的工作室,满眼是琳琅满目的瓷板画。从文化站最基层的干事一路走来30多年,舒筱玲早已练就了强大的“抗惊”能力,但瓷板画的状物传神、色彩鲜艳、笔触细腻,比照片还更显真实,立马深深吸引了她。“当你的视线碰到画里的人物时,你能感受到情感的交流。”


一如荣光到达前必定浓雾笼罩,自清朝末年邓碧珊开创九宫格瓷上画肖像,南昌瓷板画已历经100年,来自乡野、繁盛于民间的“位卑”,以及随着照相技术的成熟走向衰弱的现状,多方面因素造成了南昌瓷板画传承史料的极度匮乏,这是申报非遗的最大难题。


舒筱玲一次次找到冯杰寻求资料,有一次冯杰正忙着作画,舒筱玲一等就是40分钟。功夫不负有心人,舒筱玲根据冯杰提供的线索,去南昌市工艺美术厂找到一本花名册,就此寻到近20位南昌瓷板画的老师傅。她一一拜访,并召集大家研讨,有的老师傅腿脚不方便,她就和大家一起抬师傅进研讨会场。


整整3年,舒筱玲收集整理好了南昌瓷板画的发展历程和相关资料,并在2007年向文化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她的坚守在2008年得到了积极回应,南昌瓷板画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其市场价格开始上升,曾经搁下画笔的老师傅们又拿起了画笔。


“钻进去以后,我感觉到了非遗工作的严峻。当时浙江、江苏等地已经成功申报了许多项目,他们有着丰富的非遗工作经验,我们起步晚,一路磕磕碰碰。” 老师傅的热情、非遗工作的艰巨,坚定了舒筱玲继续从事非遗工作的决心——


南昌清音是南昌方言的说唱艺术,曾名噪一时。然而进入新世纪,却面临观众断层、难以维系的困境。2013年,舒筱玲从省文艺学校招来十名唱采茶戏的学生,把他们聚在一起进行封闭式的南昌清音的学习和排练,凭借良好的基础、科学的训练,同学们进步很快。当年10月,在南昌清音当代传人范金莲和熊莹莹的率领下,这支年轻的南昌清音表演队伍,以一曲《今日犹闻翰墨香》斩获第十六届全国“群星奖”金奖。南昌清音又慢慢唱响于赣江之滨。


“有些非遗项目的传承,需要走生产性保护的路子,除了靠传承人自己,还要激活非遗项目自身的造血功能,走进市场,融入生活。”让非遗项目不仅从工坊里推出来,还要留下来、传下去,为传承人解读政策、提供帮扶、开拓思路,是舒筱玲工作的另一部分。


省级非遗项目赣发绣和筱贵林南昌谐谑故事,就因了各方努力,一步步从小众走向了民众:赣发绣以发丝作为绣线来绣制作品,品类丰富,年销售额增速明显,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展评奖项;2012年受政策扶持,贵林社结束了自掏腰包租场地演出的历史,在东湖区文化传承中心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小筱贵林老茶馆还与南昌方言传承基地、东湖区惠民剧场,组建成为南昌市首个以艺术形式传承南昌方言的阵地。


坚守的结果,必然是荣光的来临。南昌瓦罐煨汤制作技艺、东湖胎发毛笔制作技艺、滕王阁传说……经过十多年的挖掘,经舒筱玲申报的项目共有1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7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


“这些项目从我手里走出来,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希望它们能跑、能长大,能走得更远!”尽管已经退休,这位非遗项目的“助产士”又把目光投向了豆芽巷和佑民寺传说的非遗项目申报工作上。


古籍保护让一纸永流传

郁鑫鹏


南昌的一位书法家于2016年4月从新华书店购买的影印本《邵尧夫先生诗全集》《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均为宋刻本),没想到对视觉设计行当也有用,还一度成为平面设计师来借阅的“俏手货”。


一名设计师告诉书法家,宋版书中这些正宗的宋体字,是书籍或产品商标设计的一个很好素材。这些出自近千年前的书写、笔画乃至刀痕,规范中含着古拙之意,散发着一种特殊的美。不仅有些公司采用了他以宋体字设计的商标,而且,即将出版的一本文化典籍《江西楹联集成》,其封面“江西楹联集成”6个大字,也因设计师的推荐,已确定采用该影印本的集字。一本古籍引发的设计趣味,想必是出乎出版者预料的。


作为江西古籍再造工程项目的一个重点项目,2016年影印出版的《国家珍贵古籍江西珍本丛刊》(第一辑),共选取了包括九江星子县文物管理所收藏的《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在内的4部古籍。近年来,按照“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要求,我省不断创新思路、创新举措,促进典籍推广利用,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从中受益,让一纸古书永远流传。


几年前,一位研究中国古代科技的德国博士为了到省图书馆查阅《宋应星诗四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如今,读者们要查阅古籍或许就无需那样大费周折了,他们只要在互联网上输入“江西珍贵古籍数字资源库”,立刻便可以进入其间徜徉,轻松阅览包括《宋应星诗四种》在内的第一批至第四批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江西古籍“国宝”。


2015年,省委宣传部拨出专款,开始对分藏在9个单位、共12万页的116部古籍开展数字化工作,并由此建成了“江西珍贵古籍数字资源库”。利用省委宣传部的专项资金,我省于2015年启动了“江西古籍再造工程”,对包括《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宋刻本)》在内的十多部我省国家级珍贵古籍进行原生性再版。“全国还没有哪个省像江西这样,对所有国家珍贵古籍进行数字化的。”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何振作这样对记者说。


随着“中国数字方志库”建设的启动,我省也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古籍数字化工作,如今有数百部馆藏珍贵古籍通过影印上传到国家图书馆数据库,实现了全国共享。当然,各地文化部门也在积极行动。庐山利用馆藏资源,影印出版了《庐山古今游记丛刊》。宜春市文化局组织省图书馆及宜春、萍乡两市图书馆,影印了同治年的《袁州府志》。


通过馆际协作,把藏于外省、与江西有关的珍贵古籍引进“回归”江西,也是近年来我省古籍保护利用的一大亮点。2015年,江西省古籍保护中心、福建省古籍保护中心、宜春慈化寺合作,成功地将福建省图书馆收藏、入选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全球孤本——《南泉慈化寺志》“回归”江西,开创了我省古籍保护利用的新模式。按照此模式,我省先后促成了《江西舆图》《江西全省图说》《玉茗堂书经讲意》等具有赣鄱地方特色古籍以影印出版的方式回归江西。我省古籍保护单位还加强与民营企业的合作,完成了19种江西古方志的数字化,组织完成《江西省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江西省图书馆馆藏古籍珍本丛书》等多个古籍整理出版项目。


“到2020年,要完成全省各古籍收藏单位《普查登记目录》的编纂出版,建立江西古籍书目数据库,成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江西传习所’,建设具有江西地方特色的古籍全文影像数据库……”这份蓝图让记者感到十分振奋。


把“博物馆”带回家

郁鑫鹏


“有像马蹄金样的钥匙扣,有韘(shè)形佩形状的铜镜,有按雁鱼灯样式制作的冰箱贴,有玉神兽充电宝……”6月7日下午,在江西省博物馆“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展区门口,历史与艺术结合的海昏侯主题系列文创产品令来自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的游客刘颖琳爱不释手,她选择了十余件产品,然后迫不及待地给亲戚朋友打电话,大意是要把她买的“海昏侯”作为礼物送给对方收藏。


钥匙圈上挂着“马蹄金”,书柜里放着汉代“皇家车马”,办公桌上放着“鹿镇”,马克杯上的图案是“神鸟”,地铁交通卡上的图案是“神兽”,U盘上的文字来自海昏侯墓出土文物上的字样……不经意间,海昏侯的历史和文物“俯下身”来,借助形式多样、造型新颖的文创产品,进入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成为我省文化文博部门发展文博衍生产品,推动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的一个生动缩影。


创意的意义就在于找到一个点,让文化因子能与人们的生活产生共鸣。“从2016年10月起,围绕海昏侯出土的上万件文物中的20多种文物的纹样、图案、造型、理念等,一年多时间里我们共设计、开发了100多种上万件文创产品,光是设在省博物馆的门店的销售额就超过了百万元。”江西中文传媒艺术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余皓告诉记者。据悉,该公司目前开发了包括“海昏侯系列”在内的8个系列500余种文创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200余万元。


作为文化大省、文物强省的江西,历来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创新,让文物“富矿”释放出时代发展“动能”。随着国务院《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的出台,我省加快了优秀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步伐。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了多部门协同配合的分工协调机制。省文化厅搭建了两个平台:文创产品研发平台、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一举扭转了文化企业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小散弱”局面。他们还从省级公共文化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1000万元,采取项目补助的方式支持数字文化创意设计项目,引导国家级和省级文创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和从事文创产品开发的企业合作,江西省文创产品研发中心与煌上煌集团、省旅游集团合作,打造出文化创意产品展示展销平台。


我们看到,赣鄱大地正激荡着创新创造的力量,一件件蕴涵丰富的文物正化身千百走进寻常百姓人家,促进文化消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国家文物局确定的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2017年推出了65种红色文创产品,经营收入达到1350余万元。按照当年接待游客145万人次来算,相当于每位游客人均花费近10元钱把“红井课文摆件”“苏区精神笔筒”“瑞金纪念手表”“红都音乐盒”等红色文物衍生品带回家。吉安仁达艺术展览馆围绕吉安“红绿古”的旅游特色,将馆藏珍品与创意设计深度融合,衍生开发出伏鸟双尾虎、吉州窑木叶天目盏、休闲食品等系列文创产品和旅游纪念品93种,2017年文创产品经营收入524万元。南昌金九福钱币博物馆紧扣“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了货币、纪念章、玉石、手串、丝绸围巾等为代表,覆盖不同年龄、不同消费群体的文创产品。


热敏灸的热传导

张晓欣 钟端浪


时至今日,无论你走进省内各大医院中医科,还是村卫生室中医治疗室,总能闻到淡淡的艾香;打开淘宝网,输入“热敏灸”三个字,成千上万的热敏灸用具照片在网页上跳了出来;记者问及身边的同事,5人中有3人曾受益于热敏灸……


自2006年问世以来,热敏灸技术已走进千家万户,甚至落户海外,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用热敏灸技术保健、治未病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


家住南昌市新建区的曾女士,几年来小病小痛不断,后来听朋友说,热敏灸对一些常见病效果不错,于是她网购了热敏灸应用教材和热敏灸器具,走上了自我保健之路。“自从自学热敏灸应用技术后,两年来不论是自己还是家人遇上感冒、风湿痛等常见病,我均会在家里尝试热敏灸。”曾女士告诉记者。


家住南昌市湾里区的张先生,常年腹痛、腹胀、便秘,后被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IBS)。期间,辗转于多家三甲医院,但病情一直反复,给他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困扰。去年经朋友介绍,他尝试在江西省热敏灸医院接受热敏灸治疗。通过望闻问切的中医诊断,主治医生采取中脘穴和神阙穴双点灸的治疗方式。经三天治疗,张先生症状缓解,一个星期后,症状消失,张先生的胃口好了,笑容多了,气色也好了。出院后,在医生指导下,张先生坚持自己在家中做热敏灸。 受张先生的影响,他父母也爱上了热敏灸。过去,每到秋冬季节,他妈妈就膝盖疼痛。去年冬天,尝试了热敏灸治疗,感觉效果明显。如今,热敏灸已成为张先生全家保健的必备手段。


何为热敏灸?为何其如此神奇?众所周知,艾灸一直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传统手段,同样以艾条为工具的热敏灸,两者区别在哪?“在灸量上,传统艾灸每穴施灸时间固定,而热敏灸采用辨敏施灸,根据患病肌体自身表达出来的需求灸量,以个体化的热敏灸感消失为度,实现气至病所。”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热敏灸技术发明人、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陈日新如是说。


关于热敏灸,还有一连串辉煌记录:2015年1月8日,“陈日新团队”发明的热敏灸技术,获当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时光倒流5年,2010年9月29日,上海世博会,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罗马总干事丹尼尔·巴瑞奥把“热敏灸——联合国推广项目”牌匾颁发给陈日新,热敏灸技术成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唯一向全球推广的传统医学项目。“北看天津针,南看江西灸。”十多年来,热敏灸技术已推广至全国27个省市120多家医院,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全国中医院的医生都在我们这学习过。”


在海外,热敏灸的热传导效应依然显著。2015年10月,世界中医药学会成立热敏灸专业委员会。2015年11月,首家合作办学的海外分院——江西中医药大学热敏灸分院落户葡萄牙。


在山东,2016年,潍坊太保庄街道联合江西中医药大学等开展全民艾灸活动,热敏灸成为当地居民日常保健的重要方式。两年来,当地居民常见病就诊次数减少,人均门诊费用支出降低,太保庄街道也有了一个新名字——“热敏灸小镇”。据调查统计,该镇6.2万人中,对热敏灸知晓率达到88%、使用率达到62%。


两年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热敏灸如何评价这个问题,陈日新用8个字概括:中国故事,世界表达。他认为热敏灸成功的原因有两条:其一是基于临床、源于经典。“这一路上我们一直坚持中医最宝贵的传统——基于临床疗效的科学研究。西医是辨病论治,中医讲辨证论治。同一种病,不同的人开出的药方都不同,脱离了临床,中医就没有了生命力。同时,这项研究又源于继承,中医自身是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的基石就是《黄帝内经》。这是典型的中国故事。”其二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与国际接轨。“我们在SCI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你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且国际上也非常认可。这就是世界表达。”


编余零墨:

“活”是生活的“活”

李滇敏


策划编辑这期版面的时候,想起了几个故事:


一朋友离开家到外地工作,巨大的工作压力影响了他的睡眠——每天早晨4点醒来,等待天亮的这段时间怎么打发呢?他找来一些中国古代典籍,从“四书五经”开始研读——《传习录》《王文成公全书》《资治通鉴》……每天看一点。读到精彩处,一边反复轻声朗诵,一边扯过一张纸,记录下来。兴之所致,还写下几句感言。就这么着,这些伴随他度过一个又一个早晨的古文从诘屈聱牙、生涩难懂,变得面目安静,亲切可人,竟然一日不可或缺了。


两年后,工作再次调动,搬家时,他把那些随手记录的纸片带了回来——足有千余张。他把它们做成了三本日历,送给上大学的儿子。“我们祖先的智慧里既有至纯至善的世界观,又有旷达睿智的方法论,勤学之、亲近之,当受益无穷。” 他把这句话写在扉页上。


一位女性朋友,大学毕业后在一座小城市工作、结婚、生女,日子过得平静幸福。忽一日,她才华横溢的丈夫突发恶疾。那段时间,她要工作、要照料年幼的女儿,更要带着丈夫四处求医,在艰难和慌乱的缝隙中,她竟参加了诵读社、国画社、古琴社,常常和一群同好一起吟诵诗词,弹琴画画。如今,丈夫恢复得非常不错,生活基本能自理了,他最喜欢坐在一旁看妻子弹琴画画;女儿上了大学,也爱上了中国传统文化。而她自己,琴棋书画和柴米油盐的日子也过得有声有色。“原以为琴棋书画只是古代文人的闲情雅趣,没想到,其中还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教会了我安静,安静地去承受,安静地去化解,安静地去战胜。”


最后一个故事是前几天听来的:在遥远的加拿大哈里法克斯市,戴尔豪斯大学的一群中国女孩组建了一个“汉服社”。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这群在异国他乡的姑娘都会身着中国传统服装,聚在一起,庆祝自己的节日。戊戌年的大年初一是星期五,她们整齐地穿着汉服出现在课堂上。这是一堂《亚洲文化研究》课,汉服女孩们作了一个《关于孔子》的演讲,这袭汉服、这场演讲把教授震惊了,也把各国同学深深吸引了。原本,女孩子们“身在异国他乡,着我华夏衣裳”只是慰藉乡愁的一种方式,没想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借由她们和她们身上的那套服装得到了张扬。


…………


是的,我想告诉您,咱们的传统文化里有许多宝贝,它值得我们去发掘、去保护、去传承、去弘扬。


我还想告诉您,当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活”着的一种状态:它已悄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从家庭团圆饭桌上的传统菜肴到舞龙灯划龙船的年节习俗;从《三字经》《弟子规》的蒙训到各姓各族的家训、族规;从唐诗宋词的吟诵到“大道”的找寻……优秀传统文化正成为不可或缺的营养,丰富着我们的衣食住行,影响着我们的精神脉动。


在这期版面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人从不同的方向努力着:挖掘、坚守、传承、展示、创新、推广……这一切都是为着一个目的——让当代人敬重、亲近传统,这样,大家才会像上述故事中的他们和她们一样,在热爱中受益于传统文化。


当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们当下的生活方式,成为我们共同遵守的人生信条,它才能真正地“活”起来,长久地活下去。


(来源:江西日报)

微博
微信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