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演奏痕迹研究
全文阅读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演奏痕迹研究作者:王清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徐长青(江西省博物馆研究馆员);尹衡炎(中国艺术研究院2021级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查看更多>
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演奏痕迹研究
南昌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海昏侯国除诏书》复原研究
全文阅读南昌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海昏侯国除诏书》复原研究作者:张建文(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曹骥(内江师范学院)原文刊于:《...
查看更多>
南昌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海昏侯国除诏书》复原研究
吴雪飞:秦汉“质日”性质再探
查看更多>
吴雪飞:秦汉“质日”性质再探
揭开七星堆六朝古墓神秘面纱——江西赣江新区七星堆墓群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与保护纪实
提起“六朝”,很多人会想起北宋著名政治家、大文人王安石的那句“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事实上,“六朝”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六个位于南方的王朝——东吴、东晋、宋(指“南朝刘宋”)、齐、梁、...
查看更多>
揭开七星堆六朝古墓神秘面纱——江西赣江新区七星堆墓群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与保护纪实
江西靖安老虎墩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初步研究
全文阅读江西靖安老虎墩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初步研究原文刊于:《中原文物》2023年第3期...
查看更多>
江西靖安老虎墩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初步研究
文论|白云翔:汉代“蜀郡西工造”的考古学论述
汉代“蜀郡西工造”的考古学论述白云翔[摘要]蜀郡工官是汉朝中央政府设立的著名工官之一。蜀郡西工是一处以制造漆器为主、同时制造铜器和少量钢铁兵器的综合性工官,兴盛于...
查看更多>
文论|白云翔:汉代“蜀郡西工造”的考古学论述
从南襄地区墓葬材料看汉文化的南传
摘要:考古学意义上的“汉文化”既具有大一统的时代特征,又存在鲜明的地域差异。本文以南阳、襄阳地区的汉墓为例,讨论汉文化从中央到地方的传播模式,认为汉文化存在梯级传播,即从都城传播至各区域核心地区,经过与当地文化的整合后再扩散至区域内的一般地...
查看更多>
从南襄地区墓葬材料看汉文化的南传
文论|李银德:丝路背景下的茧形壶源流蠡探
丝路背景下的茧形壶源流蠡探李银德[摘要]茧形壶是战国秦汉时期常见而又造型别致的容器,在我国西周中晚期出现后,一直沿用至辽代,前后使用近2000年,有着完整的发展谱...
查看更多>
文论|李银德:丝路背景下的茧形壶源流蠡探
曹天江:秦汉时代官府计校研究述评
秦汉时代官府计校研究述评曹天江日本学者藤枝晃曾指出:“汉朝之所以在几百年间能够对幅员辽阔、人民众多的中国进行如此有效的统治,其关键就得力于‘上计’这一重要的制度。”[...
查看更多>
曹天江:秦汉时代官府计校研究述评
练春海 | 海昏侯墓出土玉舞人研究
作者练春海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原文刊于《艺术学研究》2023年...
查看更多>
练春海 | 海昏侯墓出土玉舞人研究
微博
微信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