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众了解水下考古
发布时间:2019-09-06

——“保护甲午沉舰 传承中华文明”讲座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召开


9月2日,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刘公岛管理委员会主办,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威海市博物馆承办的讲座《保护甲午沉舰 传承中华文明》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历史选择”报告厅召开。来自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威海市博物馆的专家们,为听众讲解了甲午战争历史、对甲午战争各艘沉舰的水下考古调查发掘经过、以及与甲午战争密切相关的清末威海地区炮台海防情况。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副馆长王记华,以“再见‘定远’”为题,用浪漫的词句,带大家回望定远舰,作为北洋水师旗舰短暂、辉煌而悲壮的生命足迹。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研究馆员周春水主持了2015年辽宁丹东致远舰、2018年大连经远舰的水下考古工作,他通过致远舰、经远舰的发掘,为听众普及水下考古的工作流程,他强调,考古工作大胆推测、小心求证,在寻找到切实的证据后,才确认了致远舰和经远舰的身份。


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研究室主任王泽冰,介绍了本年度威海甲午沉舰调查工作情况,考古调查基本确认了沉舰埋藏位置,并初步了解海底残存舰体的保存情况,目前舰体所剩不多,散落分布,保存情况极差,埋于泥下1--3米左右。更全面的沉舰遗址整体信息有待明年第二期水下考古工作进一步探明。


威海市博物馆的周强,介绍了威海周围的清军海防炮台情况。威海卫在成为北洋水师公所所在地后,增设炮台,在陆上威海卫城南北两侧共有十余座炮台,在海上刘公岛上还有六座炮台。对各炮台的详尽调查,把水下考古和田野考古结合起来,体现了水陆一体的考古学方法。


通过本次讲座,让听众了解了甲午战争历史、甲午战争各艘沉舰的水下考古调查发掘经过、以及与甲午战争密切相关的清末威海地区炮台海防情况。并将水下考古的收获、方法、理念传递给社会。采取公众喜闻乐见,让公众乐于进一步了解水下考古。


(来源:国家文物局;作者:王亦晨)

微博
微信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