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走近江西考古人
发布时间:2024-06-09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文化遗产穿越百万年时光,见证着华夏文明的辉煌历程,光鲜亮丽的背后,有一群默默无闻的考古学家们,凭借着对历史的无限热爱,夜以继日地用双手和智慧,让一段段尘封的历史重现人间。在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天,我们走近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话那些在一线辛勤工作的考古人。

考古一室主任

饶华松:

发掘文物就像在和先民对话

在九江荞麦岭遗址考古工作站,饶华松领队的身影显得格外熟悉。长期在一线从事田野考古调查工作的他皮肤黝黑,此刻正手持一瓶驱蛇粉,娴熟地在遗址周围撒下防护圈,平静地分享着:“前不久发掘时差点就踩到了蛇。”语气中带着几分轻松,仿佛这样的惊险遭遇已是家常便饭。

然而当谈及考古工作是否充满艰辛时,饶华松的态度变得坦率而淡然:“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我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就不觉得有多难了。”考古领队的生活节奏与大多数人不同,没有固定的周末休息,只有晴天与雨天的区分。晴朗的日子,饶华松穿梭于田野之间,细心地调查遗址;如果下雨,他则转入室内,投入文物修复与资料整理工作中。

荞麦岭遗址分布范围广,地层堆积厚,从现代耕土层到清代、明代、宋代、唐代,直至夏商时期,共分为七层。作为江西地区目前发现保存较好的二里头晚期至二里岗期的遗址,清晰的年代序列对于研究长江中游南岸地区夏商代文明的南渐和江西地区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在饶华松的考古工作中,最令他享受的时刻并非发现珍贵文物的瞬间,而是与年轻队员的互动交流,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辨识遗迹的叠压关系,如何解读遗迹和文物的功能与意义。这种“老带新”的传承方式,不仅促进了知识的传递,更让考古团队的热爱得以薪火相传。

自2013年荞麦岭遗址被发现以来,这里见证了一代考古工作者的青春与梦想,后续探索亦非一朝一夕能完成。每一处新遗迹的发现,都凝聚着团队的汗水与智慧。从资料的搜集到现场的保护,从初步分析到深入研究,每一步都考验着考古工作者的耐心与细心。即便是看似平凡的瓦片,也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它的工艺、材质、纹饰以及所处时代背景,都需要考古工作者层层揭开其尘封的秘密。

每当饶华松轻抚挖掘出的各个年代先民遗物,他仿佛与历史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每一次触摸,都仿佛能够感受到先民们的呼吸与心跳,体会到了他们生活的温度与情感的脉动。“这些遗物不仅是古代文明的见证者,更像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列车,承载着历史的记忆。”饶华松深情地说。

文物抢救管理办公室临时负责人

李娟:

考古前置 “她”先行

提到考古,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的场景往往是一群男人,他们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种恶劣的工作环境,似乎对女性不太“友好”。然而,越来越多的女性以实际行动打破性别界限,李娟,这位外表看似柔弱的90后女生,正是这股力量中的一员。

“考古工作的艰难,让我深刻意识到自己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受到敦煌的女儿——樊锦诗老师的故事激励,李娟决心投身于这一充满挑战的行业,“用自己的双手轻轻拂去历史尘埃,哪怕只能贡献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

让李娟记忆最深刻的是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投身于江西省石窟寺专项调查的经历,那段时间不仅天气湿冷,而且山林茂密,对石窟寺的实地考察充满了艰辛。而且当时受疫情影响,她无法返乡,独自在考古工地上度过了春节,一人独守于一座三层民居,完成了繁重的调查报告撰写工作。这份坚守与付出最终赢得了认可,李娟荣获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优秀个人奖。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和国家对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江西省积极落实“先考古,后出让”制度要求,配合基本建设的文物资源调查、勘探项目数量明显增多。李娟今年1月开始作为文物抢救管理办公室临时负责人,她深刻感受到这份责任重大。

这支以90后为主的13人团队,他们的身影频繁出现在江西各地的基础建设前线,主要任务是配合基本建设工程的文物资源的调查、勘探和抢救性发掘。李娟解释道,抢救性发掘是为了保护而紧急启动的挖掘工作,相较于主动性发掘显得被动,后者往往是为了探索特定的考古学问题而开展的发掘,通常经过周密规划。

尽管压力重重,李娟却乐观地认为,在国家考古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每一次历练都有助于增强团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升。得益于李娟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今年1月,宜春宜丰地区一处元代窖藏被意外发现,一批珍贵的青铜器和瓷器如今得以重见天日。

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中心主任

胡胜:

让文物在发掘与保护中活起来

文物保护与修复是怎样的工作?在修复室宁静的氛围中,胡胜与他的团队正沉浸在手中待修复的文物世界里。修复工作台宛如艺术家的画案,不仅陈列着精细的画笔与颜料,更有镊子、锯子等修复器具,这些工具的巧妙运用确保文物每一处细节得到妥善修复,同时敏锐地捕捉并保存文物中蕴含的宝贵信息。这群年轻的修复师们不仅是“沉默的艺术家”,也是让历史碎片重见天日的关键人物。

胡胜告诉记者,文物修复涵盖编号、拍照、清理、整形、粘接等环节,对外行而言,这一系列过程或许显得繁复冗长,但对于专业的修复师来说,这恰恰是一场考验耐心与细心的修行。从事考古工作以来,胡胜的手机一年365天要处于待机状态,以便及时应对各种紧急工作,“周末”二字似乎成了遥远的概念,因此也牺牲了许多与家人相处的时间。

胡胜自2004年从西北大学毕业,便将自己的一腔热忱倾注于江西省的考古事业。从靖安的李洲坳东周墓葬,到南昌的汉代海昏侯大墓,再到龙虎山的大上清宫遗址,他的足迹遍及江西多处重要考古现场。2017年,由他主持发掘的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项目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为其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见证了他从青涩学徒成长为行业翘楚的历程。

如今,胡胜的主要职责转向了大塬盆地的调查工作,他的角色在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之间自如转换,对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南昌海昏侯国遗址为例,胡胜与团队不仅挖掘出竹简、金币等珍贵的历史文物,更通过精心的文物修复,还原了西汉时期的青铜器和漆器,助力海昏侯遗址打造为一座高品质的博物馆,每到节假日便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

在胡胜看来,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在历史宏大叙事中扮演着紧密联系的角色,海昏侯国遗址发掘与保护的成功,生动诠释“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不仅赋予古老文物新的生命,也让公众得以亲近历史,共同见证历史的脉动,激发全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共鸣。

来源: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微博
微信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