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扎实 成果丰硕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扫描
发布时间:2020-06-12

  淮阳古称宛丘、陈、陈州,数千年的悠久历史,给如今的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带来了厚重的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目前全区有文物保护单位32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
  近一阶段,淮阳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呈现出喜人态势,佳绩频传:弦歌台、双冢遗址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太昊陵庙、平粮台古城遗址、刘崇墓、弦歌台、双冢遗址五个国保单位纳入河南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谋划建设的管控保护类资源;平粮台古城遗址考古成果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发现龙山文化末期重要仓储遗址——时庄遗址……
  淮阳区文物保护事业不断步入新的境界,形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基础扎实、成果丰硕的生动局面,淮阳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于树林认为,这依靠于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地方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考古机构和高校等单位的不懈努力,离不开广大文物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太昊陵午朝门俯瞰


保护好现有资源,
太昊陵累计投入资金近2亿元

  作为人文始祖祭祀活动的圣地,太昊陵庙会是河南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知名品牌”。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昊陵庙的保护维修工作也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太昊陵保护中心主任雷铁梁介绍:“近年来,我们科学统筹规划,保护文化遗产,累计投入资金近2亿元,使太昊陵在古建修缮、文物保管、库房建设、安防设备、陈列展览及文化旅游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了加强对太昊陵的全面保护,先后对午朝门、统天殿、显仁殿、先天门、岳飞观、太始门、部分陵墙进行了修缮;对馆藏青铜器和纸质文物进行了修复。建设了淮阳泥塑艺术馆,布置了淮阳泥泥狗展厅,保护和传承了太昊陵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营造良好的文保环境,陵区整修了玉带河,实施了绿化工程,绿化面积达80%以上。为所有古树名木建立了档案,实行全日制科学管护。
  在太昊陵,电子全程监控指挥平台系统覆盖陵区各个角落,在陵区周围陵墙上和古建筑内安装了红外线报警器,为午朝门、统天殿等古建筑安装防雷设施及火灾报警系统,在文物库房周围安装防护设施,实现了全境监控管理现代化。


利用好行业政策,
推进平粮台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平粮台城址位于淮阳区大连乡大朱庄村西南,20世纪80年代由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发现并发掘,是中国最早确认的新石器时代城址之一,曾激发了中国考古学界关于早期城市与文明起源等问题的热烈讨论。2014年至2019年,经过6年的系统勘探、调查与发掘,揭示出来的严整规划的方正格局、最早的城市“中轴线”、完整的早期城市排水系统,这些特点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源头,在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突出价值。城址内布局整齐的排房是居住功能显著的实证,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车辙和出土的玉冠饰残片、刻划有复杂兽面纹的陶碗残片等显示出平粮台城址区域中心性聚落的性质。前不久,平粮台古城遗址考古成果获评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时庄遗址位于淮阳区北部的四通镇,是2019年配合基本建设时新发现的文物遗迹,考古工作者初步推断其为非居住聚落的区域性仓储城邑。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曹艳朋认为,时庄遗址和相距20千米的平粮台城址所处的时期,是由“古国”或“邦国”向“王国”过渡的关键时期,是研究中华文明、国家起源发展的特定阶段。时庄遗址表现出来的“仓储城邑”和平粮台城址规划性明显的“居住型城址”可能表明:在龙山晚期的这一区域,不同的遗址聚落承担不同的社会功能,而非在同一聚落内划分功能区。这种认识上的变化,有可能使我们在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研究中,重新审视龙山时期的社会组织结构、管理水平和国家文明的发展阶段。从这个角度分析,淮阳的考古工作大有可为。
  近几年,淮阳区大力推进平粮台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欲将其建成一个遗址保护的示范基地;成为具有先进水平和特色的古迹遗址保护、展示与研究平台;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有序、科学、高效的管理目标,保证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让平粮台古城遗址“活起来”。目前,平粮台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纳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进入了周口市重点工程。为建设平粮台考古遗址公园一期工程,计划投资1.5亿元,投资3000万元在遗址公园规划区内建设河南省考古研究院淮阳考古工作站。包含博物馆、游客中心、大门、广场、停车场、道路、绿化及遗址区保护展示等项目在内的遗址公园一期工程建设计划总投资达到4.2亿元。


紧跟上国家战略,
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安岭是革命老区,是淮太西抗日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淮阳抗日游击队、淮阳县委的诞生地,是党的武装力量在豫皖苏边区从事抗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岭镇党委书记沈群介绍,近年来,淮阳安岭镇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坚持实施“红色遗址保护、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品牌打造”三大工程,着力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革命历史、弘扬革命传统、继承先烈遗志、提振发展信心,让红色文化、老区精神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在革命战争年代,曾先后有300多名安岭青年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宝贵生命。安岭镇在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领导下,充分整合党史资源,组织编写了50万字的《淮阳抗战》一书,维修重建了抗日英烈薛丕渡、薛丕沃、薛朴若革命烈士墓,建设了淮阳抗日游击队、淮阳建党纪念地纪念碑和扬眉堂纪念馆,建立了老兵档案。2018年8月,在国家文物局的帮助下,建立了300平方米的淮太西革命教育基地展览室。和北大红楼党史研究所一起,以北大红楼发展史和淮太西抗日革命斗争史为主题,制作100多个多维展台,为更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和相关史料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年,安岭镇党委坚持把弘扬红色文化与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谈起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宣传弘扬红色文化,沈群如数家珍:“我们把革命传统教育摆在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位置,请老党员、老干部现身说法讲传统,在‘三会一课’‘6+N主题党日’‘逐村观摩、整乡推进’基层党建活动中,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参观革命遗址、瞻仰革命纪念碑、祭扫烈士墓、缅怀丰功伟绩、重温入党誓词,使优良革命传统入脑入心,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的认同感、自豪感、使命感。”


争取到基层力量,
发挥文保员“前哨”作用

  在葛店乡文化站工作的李妍从2008年开始担任业余文保员,深刻认识到多种形式宣传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在葛店乡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4家定了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有业余文保员3个,文保员和文物单位的“配比”不算太差。但是,“在基层乡镇,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有不少田野文物分布于不同的环境、地形,处在自然状态下,风化损毁严重,加之人们的生产、生活等人为的损毁偶有发生,田野文物的安全令人担忧。”李妍深有感触,“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到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中来,才能尽可能地使我国的乡村民间文物不被损坏。”
  在葛店乡邱张村有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石牛台遗址,有美丽的传说,有石牛像,也有庙宇,虽已被列为县级文保单位,可早年还是遭到破坏。“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应当把文物保护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信息及时传递给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文物重要性。如果当时的人们有文物保护意识,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李妍遗憾地说。
  文保员的工作虽然会有遗憾,却也常常能收获成就感。位于葛店乡代集村的市级文保单位陈毅革命旧址,经过多年风吹日晒,已破旧不堪,陈毅同志使用过的物件也发生了自然风化,长期未能得到妥善保护。葛店乡党委政府发现这个问题后,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近期,淮阳区文广旅局制定了抢修方案,即将着手进行修缮。“相信不久就会在这个重要的文物单位看到我们文物保护的成效。”李妍说,像陈毅革命旧址,是红色遗址,具有很好的革命教育意义。如按其特色进行合理开发,供大家学习参观,不但能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到这些文物的历史,还能让大家清晰地认知到文物保护为当地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每一处文物都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材,每一位文物工作者都应该是一名合格的历史老师。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讲好文物故事,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使命感,是文物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来源:国家文物局;作者:文冰 张丽卉)

微博
微信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